31亿地产基金逾期!永柏资本陷66亿兑付危机

  四年时间,永柏资本从名噪一时到深陷66亿元兑付危机。

  近日,投资者代表陈菡(化名)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反映,总部位于上海的永柏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永柏资本”)已关闭办公场所,实控人和高管不知所踪。

  “从去年8月至今,永柏资本旗下未兑付产品金额接近66亿元。其中包括,地产私募股权基金31亿元,票据约12亿元,美元债权2.7亿元,其他股权类产品约20亿元。”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仅卷入其中的地产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就超过1000人。

  面对这一局面,一位刚从永柏资本离职的员工表示:“很震惊!在去年8月之前,公司很少出现产品逾期的情况,就算有,也都是几天之内就解决了。”

  办公场所被勒令关停

  4月26日上午9点半,记者抵达永柏资本办公所在地——上海市静安区江场路1228弄20号五牛控股大厦2103A室,发现大门紧锁,门上并排贴着的两张通知显示,这是一场极为仓促的撤离。

  贴在左边的通知,以手写的字迹表明:“接到监管部门通知,暂且不能营业。待资产处理小组、集团与监管部门协调好后,尽快于本周恢复营业。”落款时间为3月29日,落款方为永柏(上海)置业有限公司(下称“永柏置业”)。永柏置业由永柏资本实际控制,也是31亿元未兑付地产私募股权基金对应的融资主体,两家公司为同一办公地点。

  贴在右边的通知则告知投资者,由于相关单位要求,客户接待处暂时无法开门营业,新的接待处办公地点正在积极联系落实。此外,永柏置业留给投资者的联系方式,只有一个客服邮箱。

  为何会被监管部门勒令停业?“具体原因不清楚。”五牛控股大厦的前台告诉记者,永柏资本从搬来到搬走,前后不到两个月时间。据她回忆,其间没有投资者来闹过事。

  尽管已经关闭办公场所,永柏资本官网信息仍显示,因租约到期,永柏资本办公地址从企业天地大厦搬迁至五牛控股大厦。记者拨打官网留下的电话,显示为空号。

  “永柏资本的实控人和高管都联系不上了,他们现在委派了上海诚开律师事务所来对接投资者。”陈菡认为,永柏资本高管避而不见的态度,和失联几乎没有区别。

  《国际金融报》记者曾致电上海城开律师事务所了解详情,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大佬光环”褪去

  成立于2014年的永柏资本,在PE圈小有名气,这主要得益于各路大佬的光环加持。

  “一家专注于金融创新与产业投资的综合性金融投资集团,系由香港国际股权投资基金PGA(Penta Global Advisers)中国区团队管理。”这是永柏资本对自己的官方定位。

  在投资者看来,PGA给永柏资本披上了第一重光环。据永柏资本介绍,PGA是Penta集团的股权投资基金,而Penta是由量子基金亚太区前董事总经理John Zwaanstra组建,此人正是索罗斯的第二大得意门生。

  第二重光环来自早期大咖云集的合伙人名单。从David Loh、Winston H.Lee、Tay Choon Chong、Cheong Yew Kwong到严谨、黄岩、梁宝桐、马骏、蔡国龙、孙安妮、钱旭东……个个都是PE圈的知名投资大佬。这些明星合伙人的加入,不仅带来了优质的股权项目和资本市场资源,也为永柏资本在资本市场打响了名声。

  官网信息显示,永柏资本管理投资组合超过数百亿元。2015年-2017年,永柏资本经历了不少“高光”时刻,先后参与了摩拜单车、优客工场、平安好医生、大众点评、360、药明康德等知名企业的股权投资。

  那几年里,永柏资本市场宣传动作不断,从赞助上海网球大师杯、向慈善基金会捐款、捐建希望小学到冠名上海马拉松公益路跑……一时风光无两。

  不过,这样的好光景并未持续太久。除马骏和钱旭东之外,明星合伙人相继出走、旗下产品全面逾期不能兑付,让永柏资本跌落神坛。

  神秘的实控人

  作为曾经的忠实粉丝,陈菡从2015年开始,一直通过上海红歆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红歆财富”)购买永柏资本的产品。在投研端,永柏资本实际控制着两家私募基金——上海永柏联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永柏联投”)和上海浙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浙永投资”)。

  根据红歆财富实际管理人、永柏资本合伙人钱旭东的说辞,以及内部员工反映,永柏资本的实际控制人是一位名叫金赟的神秘男子,永柏资本和红歆财富均是由其出资建立。

  尽管从未走到台前,在公司爆雷之前,这位低调的实控人长期在永柏资本此前的总部办公楼——上海企业天地大厦办公,对永柏资本和红歆财富享有绝对的支配权。据知情人士透露,出生于1978年的金赟是上海人,常用英文名Richard Kim。

  自2014年成立以来,红歆财富一直扮演着永柏资本的产品推广和募集平台,先后在上海、杭州、宁波、青岛、北京、南京、西安、广州等10余个城市以品牌名“红银财富”建立营业网点。但实际上,红歆财富并不具备基金销售牌照。

  31亿地产基金逾期

  2018年8月开始,永柏资本旗下产品陆续出现不能赎回的情况,涉及地产私募股权基金、票据、美元债权等。截至目前,累计未兑付金额接近66亿元。

  其中,包含永柏联投和浙永投资发行的3只地产类私募股权基金——永柏睿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下称“永柏睿信”)、浙永睿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下称“浙永睿丰”)、浙永睿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下称“浙永睿信”)。

  永柏睿信先后发了5期产品,分别为永柏睿信1期、永柏睿信2期、永柏睿信3期、永柏睿信5期、永柏睿信6期;浙永睿丰先后发了4期产品,分别为浙永睿丰1期、浙永睿丰2期、浙永睿丰3期、浙永睿丰4期;浙永睿信则只发了1期产品。

  根据知情人士提供的数据,上述3只基金累计发行的10期产品涉及未兑付金额累计达31亿元。

▲ 以上数据由红歆财富内部员工提供,仅供参考

  基于前期良好的投资体验,陈菡先后购买了永柏睿信以及浙永睿丰的多期产品,累计投资金额近千万元。

  上述10期地产私募股权基金实际对应的融资主体为永柏置业,基金收益来自永柏置业所投资的商业地产项目,投资周期从3个月、6个月、1年、2年到3年不等,托管方为上海银行。

  19.5亿元资金差额

  地产基金逾期以来,陈菡和其他投资者多次要求披露资金去向及资产负债表,均被永柏资本推托。后来通过多方查证,发现上述10期地产基金旗下可处置的资产标的并不多,存在19.5亿元的资金差额。

  永柏睿信1期在募集时,宣称有6个良好的备投项目,但最终只投资了项目4——上海某改造项目,位于闵行区报春路555号的1-4层会所。

  在2018年4月28日发布的永柏睿信1期投资简报中,永柏联投称已将闵行会所通过第三方转让的方式实现了退出,原投资金额为3.2亿元,转让退出价款为4.2亿元。但截至目前,永柏睿信1期仍有2.79亿元未兑付金额。

  永柏睿信2期、3期、5期和6期的投资标的一致,募集说明中提到的两个拟投项目,一个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南丹东路300弄9号的亚都国际商务楼,另一个是重庆市地标建筑重庆塔项目。

  根据投资者拿到的购楼协议书,永柏资本购买亚都国际商务楼的价格为9.5亿元。至于重庆塔项目,有投资者称,永柏资本原地产投资部副总裁孙安妮曾对其表示,实际投入金额为2亿元。

  而浙永投资披露的投资简报显示,浙永睿丰1期、2期、3期、4期和浙永睿信1期的实际投资标的,均只有亚都国际商务楼。

  这意味着,未兑付金额高达31亿元的10期地产私募股权基金,现存底层资产的投资金额只有11.5亿元(亚都国际商务楼和重庆塔项目之和),其余的19.5亿元去向不明。

  试图转让股权

  2018年12月4日,10期地产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者收到内容大同小异的延期分配收益通知。其中提到,永柏置业拟将旗下100%持有的亚都商务楼改造项目物业转让给国投华信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投华信”),但暂未收到转让价款,因此造成基金逾期。

  58天后,永柏置业向投资者出具了一份资产处置进展公告称,于2018年11月2日与国投华信就转让100%亚都商务楼项目股权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交易对价12.8亿元,预计2019年2月底之前获得银行的正式批复。

  此外还提到,永柏置业与国投华信共同就将该资产出售给香港主板(深港通)上市公司的事宜与该上市公司基本达成一致。收购价格高于与国投华信的股权转让价,收购方式为增发股份,预计于2019年2月底左右签订正式协议并发布公告。

  然而,到了2月最后一天,永柏置业控股股东向投资者公告称,国投华信并购贷款审批由于间隔农历新年,银行审贷成员未同时到岗,现通知近期上会,预计结果比较积极。

  同时,关于香港上市公司并购事宜,需要按照上市公司要求进行项目改造和移交,才能完成给付最后阶段的资产转让对价。这会造成永柏置业获得全部股份周期延长至少一年,因此尚未达成最后的交割条款。

  不过,永柏置业声称,该上市公司股东即某大型央企地产基金发出邀约提前收购该项目。公司正在积极接洽,以尽快回笼更多资金兑付投资人。

  最新进展:“预约谈兑付”

  原本永柏置业口中的股权转让方案犹如一颗“定心丸”,让上千名投资者重拾兑付的希望。然而,近期永柏资本突然关闭办公场所,实控人和高管避而不见,让投资者深感不安。

  4月23日上午,近80位地产基金投资人前往上海证监局提交了反映情况的材料。随后,在上海证监局工作人员的建议下,投资人前往红歆财富办公地长宁区的公安局报案。长宁经侦方面表示,由于基金合同没有明确签署地,无法接收相关材料和立案。目前,长宁经侦已经将该情况提交给上海经侦总队。

  4月24日,投资者收到红歆财富发来的通知函,称重组方委派的资产处理团队已经上线,近日就会和客户一对一洽谈各产品的处理方案、兑付方案和资产处理情况,请需要的客户预约报名。

  次日,红歆财富又发来一份补充通知函称,资产处理团队会按情况自行联系投资者预约时间和地点。并强调,该邮箱只接受投资者本人所发关于产品情况、兑付方案等预约邮件,不接收律所、法院等机构的任何文件,更不接收与产品无关的垃圾邮件。

  对此,陈菡表示:“我们很疑惑,为什么发通知的不是永柏资本而是红歆财富。而且对方私下说,已经报案的投资者不能参与此次洽谈预约,这简直就是‘软威胁’!”

  对于“预约谈兑付”,有投资者提出多项质疑:公司应该拥有所有客户的资料,对到期客户主动约谈,为什么还需要客户自行发送产品信息和金额?只接收投资者本人所发预约邮件,如何甄别是投资者本人发送的预约邮件?资产处理团队自行联系投资者是按什么情况进行分配的?未预约成功的投资者为什么不具备面谈的权利?一对一面谈的话,几千人要谈到什么时候?如果选择性沟通,那么沟通的意义又在哪里?

  据红歆财富内部员工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在4月10日召开的上海会议中,红歆财富还在为资产处置小组“两个月100万”的费用发愁。其中提到,红银(红歆财富品牌名)账上只有50万元,另外50万元需要想办法筹措。

  红歆财富口中的资产处理团队由哪些人员组成?《国际金融报》记者曾多次致电红歆财富实际管理人、永柏资本合伙人钱旭东以及红歆财富总裁办成员丁志秀,电话均无人接听。

关键词阅读:永柏资本 地产基金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