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网2月18日消息,保银投资总裁、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观点认为一月份货币政策收紧是市场关注的主要风险。一月份市场流动性曾经一度收紧,随后在央行的呵护下,春节前流动性逐步恢复正常。他认为,春节期间发生的一些新变化进一步推升了未来几个月货币政策收紧的风险。
首先,春节期间中国大陆的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新增本土病例已经连续多日控制在零附近。同时,海外的疫情也出现了明显好转。欧美主要国家的新增疫情人数都有所下降。疫情的反复可能是政府前期担心的主要风险。现在看来疫情已经不再是政策收紧的障碍。随着未来几个月北半球温度回升,疫苗接种提速,最坏的情况可能已经过去。
其次,高频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良好。春节档电影票房数据刷新有史以来新高。乘联会数据显示,2月第一周乘用车日均零售达到5.4万辆,环比1月第一周增长15%。据商务部监测,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11日-17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比2019年春节黄金周增长4.9%。春节期间,大型支付机构监测餐饮商户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3倍,部分外卖平台线上餐饮消费额增长2倍以上。本周公布的美国数据也显示一月份零售增长速度高于预期。
第三,一些迹象显示,美国政府推出的新一轮财政刺激政策可能规模会比较大。近期美国经济学界的一些重量级学者提出美国政府酝酿的刺激政策规模过于庞大,可能会导致经济过热。对此拜登政府立刻做出反应,对这些反对意见不屑一顾。当前美国政府面临类似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的处境:宁可冒规模刺激过大经济过热的风险,也不能冒刺激规模不足失业率高的风险。受此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出现新一轮的上涨,美债收益率也上升到了疫情以来最高的水平。
我们认为,美国政府的政策越宽松,全球疫情恢复的越快,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在未来几个季度就会更快。相应的,中国央行退出宽松政策的步伐就会越快,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可能性越大。三月份公布的一二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大概率会比较强劲,政府顺势收紧政策的可能性在上升。
关键词阅读:货币政策





- 重磅突破!全球首条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样件成功下线,德尔股份获国际权威认证!
- 稳定币牌照稀缺!港府称首批仅个位数,国泰君安国际、多点数智双双暴涨,万亿级市场7巨头竞相布局
- CRO概念盘初直线拉升,睿智医药涨逾11%,机构:下半年医疗健康产业业绩和估值修复趋势确定性较高
- 三季度内存最大涨幅将达到45%,AI高景气望推动中长期需求向上
- 2025年炎夏侵袭全球,有望大幅拉动空调内、外销量提升
- 三大DRAM原厂将产能转向高阶产品,LPDDR4等价格或持续上涨
- 垂直医疗领域AI技术重大突破,AI赋能行业按下“加速键”
- 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关键技术,灵巧手开始以量产为导向
- 阿里与美团打响外卖补贴大战,茶饮行业受益,关注供应链相关企业
- “苏超”持续火爆引发跟风潮,足球产业链全线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