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带来什么启示?重阳投资:投资者需转换思维,将关注焦点从通胀转向经济增长

摘要
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这波降准,打得市场措手不及,谁都没想到,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会提到降准!

  提了之后,大部分分析师都在猜可能是定向降准!

  结果9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释放一万亿! 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不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是,5%的存款准备金率是目前金融机构中最低的,保持在这一低水平有利于金融机构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和自身稳健经营。

  如何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影响?

  重阳投资:7月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推出支持碳减排的措施。会议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此外,央行调统司原司长盛松成也在近期表示下半年是中国货币政策稳中趋松并合理适度降息的窗口期。

  货币政策前瞻性应对经济下行风险。在我们看来,下半年国内实体经济面临两方面负面因素。一是外需下行风险。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大概率已经见顶,本轮全球经济复苏的高点正在过去。美国财政刺激到期、服务业逐步解封,居民消费篮子中线下服务消费的上升会对实物消费构成替代,会在消费结构上削弱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随着美欧疫情缓解,海外供应链恢复也可能对中国出口产生替代效应。去年下半年以来,强劲的外需支撑国内宏观政策持续收缩,投资、消费等各项内需数据明显弱于外需。因此,当前国内经济对外需变化的敏感度更高。二是原材料成本上升对企业利润的侵蚀。今年以来,受到海外供应链扰动和国内碳中和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成本快速上涨。我们此前多次强调,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非中国需求推动,不宜收紧国内货币政策进行应对。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对冲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企业的影响,体现了宏观政策的灵活性和精准性。中国政府在去年5月率先引领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后,此次又成为第一个将宏观调控焦点从通胀转向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再次体现了国内宏观政策的前瞻性。

  基本面是长债利率最重要的指引。今年以来,在美国经济快速复苏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市场对美国货币政策退出的预期愈发强烈,市场普遍预计10年美国国债利率将在年内升至2%附近。但是,美国长债利率自4月以来已经开始回落,特别是在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修正加息前瞻指引后不升反降,本周更是降至1.3%附近。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显示联储成员已经开始讨论何时开始缩减购债规模,也未能带动长债利率上行,原因何在?在我们看来,经济基本面是影响长债利率最重要的因素。本轮全球经济复苏中,中国、美国、德国长债利率触顶的时间差异,正是体现了三个最重要且代表性经济体经济周期的差异。在全球经济见顶的情况下,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只会导致长债利率的下行和收益率曲线的扁平化。

  在我们看来,本周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出了政策层面的强烈信号,而美国长债利率走势是市场层面的强烈信号。投资者需要转换思维,将关注的焦点从通胀转向经济增长。

关键词阅读:降准

责任编辑:仇霞 RF1007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