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无论是对全球还是中国来说,都是艰难的一年。战争和新冠疫情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动荡,资本市场也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大跌。新的一年,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迅速调整,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有望迎来一次快速的修复。我们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将在2023年上半年迎来一轮牛市,尤其是香港股市有望引领全球。2023年下半年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可能会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资本市场的前景还难以判断。
首先,从经济层面上看,2023年海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前景堪忧,中国经济重启可能是全球经济中的唯一亮点。
美联储过去10个月连续加息,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在新的一年展现。美国经济今年面临的下行风险明显高于上行风险,即美国经济短期出现反弹的可能性很小,而出现严重衰退的可能性相对较高。除美国之外,欧洲中央银行去年12月份释放偏鹰信号,市场预期欧洲经济在今年可能也会出现小幅衰退。而日本中央银行在去年12月突然放松对长期利率的管理,导致金融市场出现波动。2023年日本中央银行行长即将换届,这将是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调整的关键时期,政策不确定性给日本股票市场蒙上了阴影。尽管今年海外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是上半年中国经济仍有望一枝独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在去年年底的优化速度出人意料,第一波疫情在春节之前有望结束。我们观察到中国多个城市的地铁出行人数、公路堵塞指数等高频数据已出现明显好转,这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有望在年初出现强劲反弹,尤其是和内需相关的服务业环比数据将出现近年来少有的大幅上升。
其次,从股票市场层面,我们认为上半年港股可能领跑全球股市。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出现明显改善,这使得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预期从极度悲观迅速调整为相对乐观,全球投行亦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海外投资者正持续流入中国。在中国经济修复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好2023年A股和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并且认为港股的上涨潜力大于A股。港股作为典型的离岸市场,全球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去年全球投资者抛售中国股票对香港股市的打击更沉重,因此今年全球投资者加持中国股票,香港股市的受益也将更明显。此外,当前互联网企业面临的宏观政策也更加有利。中国大批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在香港上市,在政策调整、经济周期反转的背景下,全球投资者目前低配的优质互联网企业资产仍具备进一步走强的潜力。
宏观经济指标在今年一月份见底,二、三月份出现明显反弹,经济恢复的速度较快。但是下半年,宏观经济是否还能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可能还需要关注能否有新的刺激政策推出。有效的政策将会帮助经济保持强劲的反弹,也会帮助中国的牛市走得更远。此外,下半年的股市表现也取决于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变化。我们认为美国股市在今年上半年难有上佳表现,但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预计在2023年中结束,美股下半年有可能逐步走强,届时美股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将有一定提升,中国股市能否持续吸引外资还有待观察。
最后,具体到行业上,2023年我们相对看好消费、科技、新能源、自主创新等细分赛道。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不得不依赖于内需的拉动,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消费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相信市场信心好转之后国内消费有望迎来一轮强劲反弹;科技、互联网和新能源也是我们长期看好的行业。这些行业有长期可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提供支撑,当前政府的政策也偏正面;在进口替代,产业链的全球转移的大背景下,相信会有一批企业会在长期竞争中胜出。
简介
张智威 保银投资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张智威博士拥有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学位。曾供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香港金融管理局;历任中金公司(CICC)中国经济学家,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并且负责中国股票市场策略。2019年加入保银投资,担任保银投资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关键词阅读:保银投资





- 今日十大热股:中美贸易传来利好,PCB人气爆棚中京电子翻倍,4000亿巨头罕见涨停,8天6板妖股提示风险
- 亚洲最大卫星制造基地“强磁场”效应初显,带动5000亿元产值
- 是供给侧收缩+AI需求共振,存储芯片大幅涨价,量价齐升或将持续到2026年
- 国际巨头持续提价,POE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 公安部等部门出手,加速商用密码领域建设进程
- AI基础设施建设提速,PCB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释放
- 覆铜板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AI高景气带来新机遇
- 我国首个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 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硅基负极已经开始批量应用
- 脑再生科技暴涨122%,盘中多次熔断!国家药监局: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